近年来,电商预售制引发的消费矛盾不断升级。消费者苦等30天发货、预售商品货不对板等投诉频上热搜,而商家也因超长预售导致转化率下降、退款率攀升。
面对这一行业痛点,淘宝近日宣布对服饰类目启动”发货时效额度管理”新规,试图从平台规则层面破解”超长预售”困局。


- 平台新规的核心逻辑:用数据驱动发货承诺
根据淘宝官方披露,新规将依据三大核心维度动态计算商家可设置3天以上发货的商品数量:
1. 历史超时发货商品量:过去实际发货超过3天的商品数量占比
2. 店铺综合体验分:包含物流时效、售后响应等消费者体验指标
3. 预售虚设率:承诺时效与实际发货的时间差比例
这意味着供应链能力强、履约记录良好的商家将获得更多预售权限,而频繁延迟发货的店铺则会被限制超长预售商品数量。
某女装TOP商家运营负责人透露:”新规本质上在倒逼商家提升库存管理和生产响应效率。”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信息传播之用,不代表任何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部分文章及图片、视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以联系745876674@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