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正规的直播运营模型
首先我们从运营的角度看直播的「金三角」模型:
通过这个金三角模型,我们构建一套可循环的直播运营生态链,而不是做「一锤子生意」

这个模型解释了直播间的基本运营概念。
1、找到他:引流
找到用户,也就是流量来源,是商业逻辑+的核心,直播间标签作为流量定向点
2、跟他玩:运营活动策划等环节
直播间的预热和娱乐剧本都属于这个范围,直播间的本质是娱乐,用户玩开心了才有可能进行成交
3、成交他:数据运营+和成交营销等环节
直播间介绍产品,抓住用户需求点进行成交,随后进行流量重定向
之前的回答中就详细说过:直播,就是做直播这么生意的,
这个模型不难理解,我们可以用两句通俗的话来解释:
一个直播间能不能运营成功,取决于你的引流能不能成功:流量来了之后不精准,会导致直播间被打上错误的标签,所以成交一波后往往无法延续。
一般来讲,直播运营的第一波成交都是贴钱做福利以达到引流的目的,可能成本21块的商品卖19.9元,还不算快递费、人工成本、推广成本等,这时候如果做一锤子买卖,ROI肯定是拉不平的。
所以成在「成交他」这个环节以后,做标签定义决定着下一场直播能不能成功,而真正赚钱的都在下一场直播里。
跟传统的生意理解并不一样,直播间并不是依靠上一波用户做分享裂变(实际上现在用户的分享意愿也非常低),而是利用上一波用户的活跃性来定义下一场直播系统给你推送的自然流量。
所以我们做的成交,并不是要让用户对我们感恩戴德,然后分享我们的直播间,这个根本不现实。我们只需要第一波用户在直播间玩得开心,停留久一点,多说话活跃就够了
也就是,我们的运营目标变成了
·用户在直播间的停留时长√
·用户在直播间的活跃程度(如发言,点赞)
·直播间对用户的正向吸引(流量吻合度)v
而传统生意的运营目标则是:
·形成良好的口碑,让用户帮你转发分享(介绍);
·服务好用户,争取让他下次还来:
发现没有:传统生意运营的核心主体是商品,而直播间运营的核心主体是「玩」,也就是用户的体验感和吻合度,这就是大数据时代。
商品已经不是生意的第一维度,流量才是。
拉流量也不是传统电商那种拉一波洗一波,而是服务好第一波(哪怕不赚钱),才能获得更好的第二波流量。
这将为我们下一场真正赚钱的直播带来源源不断的优质精准流量–这是由系统决定的,
这就是直播运营的本质。
因此,在直播运营中,我们一定要将思路转变到:互联网运营。
如果你对互联网运营的认知还有欠缺,或者需要学习直播的闭环链路,你可以去系统化学习一下不然只是学习直播运营,容易在工作中频繁碰壁。
其实直播没那么难,关键是一定要有系统化认知。一旦突破认知,你会发现你会跟开挂一样,迅速就能获得大量爆发的流量和转化。
二、直播运营一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发现很多朋友都会问这个问题,所以把这个问题也补充上了,
所以给大家放上一个直播运营的工作计划表,每天的内容大同小异,但是节奏是非常紧张的
直播运营的工作计划表

这个一天的工作计划,一般是一个新号开始直播的基础链路,基本都是包括:
写脚本
拍摄
对接直播
数据分析
推流
讨论
这个流程并不固定,而且已经有一定粉丝基础量的直播运营,可能会更加倾向于数据分析和投入产出的把控,甚至对商品的优化,也可能作为主要内容,
不同项目的区别还是挺大的,这里只是列举了一种比较典型的,毕竟现在很多直播都是新起的号基本都是这类流程,
整个工作流程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其实新手第一眼会觉得很累,但是真正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最关键的是:
直播间真正做起来后,流量和成交真的是非常可观的,这个成就感也是非常强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信息传播之用,不代表任何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部分文章及图片、视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以联系745876674@qq.com删除。